连续几日的高温酷热,让本就计划进山避暑的行程顺理成章地提前了。
收拾好行李我们一路向西而行。3个多小时后,带着满身暑气的一行四人,一头闯进了位于石家庄以北一百多公里的灵寿县,一个四面环山、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——桃树湾村。
提前预订的农家小院“桃园之家”,是依山势建在蜿蜒向上的柏油路边的一幢二层小楼。马路呈南北走向,虽不宽阔但平坦整洁。对面是一座长满树木绿植、却犹如刀削斧劈般陡峭的山梁,山下是一条水质还算清冽的小河。门前空出的地方用防腐木材搭建了一个宽敞明亮,既可以用餐又可以观景的大前庭。台阶下靠墙的地方,种了一畦畦的韭菜、生菜、辣椒等时令蔬菜,角落处还有几蓬开得热烈张扬的山菊花儿。
紧挨着马路的是铺着青石色方砖,能容纳十几辆车的停车场。我们租住的农家院老板是一个憨厚淳朴的中年汉子,在和他闲谈中得知,当地政府为鼓励村民建设美丽乡村,发展旅游业,给开设农家小院的几户人家免费统一修建了停车场、小游园、公厕,以及山脚下小河边供游客休闲游玩的木栈道等便民设施。
午饭后,我们在客房里休息,准备为接下来的游玩做好充足准备。
下午4点多,依然火爆的太阳极不情愿地挪到了山梁的另一边,还不到一盏茶的工夫,风就清凉了许多。
黄昏时分,山梁那端天空的朵朵白云,像极了背着大人偷偷涂抹了胭脂水粉的小姑娘——娇羞、艳丽且明亮照人。大片大片的粉红,晕染得山尖上粗壮的树木,也似喝了醇酒的汉子一般,随着清爽的山风左右摇晃,抖动着亮闪闪的枝叶。
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天际蓦地生出一块浓重的乌云。片刻后,我头上的天空与山梁那边的天空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:一边晚霞灿烂,一边黑云压城。该不会要下一场大雨吧?这个念头刚在心间划过,成串的雨珠已被风裹挟着顺势而下。几分钟后,细细密密的雨丝在廊前的檐下织成了一道道散着凉气的雨帘。
凭栏而望,对面山梁上的绿植被大雨冲刷得青翠欲滴,山林中的燕雀叽叽喳喳寻找着落单的小伙伴,一个皮毛透湿的小松鼠托着长长的尾巴,在疾风密雨中毫无目的地四处奔逃。即便是在滴滴答答的雨声里,我依然能清晰地听到山脚下的河水哗啦啦湍急的奔流声。
山里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,半小时后雨势逐渐停歇。山梁对面的天空也慢慢暗了下来,被大雨清洗过的夜空泛着幽深的蓝色,一轮满月不知何时已经摇摇晃晃地挂在了山尖上。夜,开始一点点地驱逐着光明,直到昏黄的路灯发出朦胧的光,山村的夜晚拉开序幕,那是与被多彩霓虹装扮的大都市截然不同的别样风情。
山村的灯远没有城市的灯品样繁多,除了路灯外,就只有农家院红艳艳的招牌灯,但这些灯所发出的光绝对称不上“亮化”,也称不上“灯海”,更谈不上“灯艺”,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,夜色下远处小山村里那摇摇曳曳、清清浅浅的灯光里,却藏着古诗词的韵致,水墨画的意境!
对面的山梁、树木、河流,近处的农舍、街巷、花草,一切都笼罩在夜色之中,宁静而又朦胧。置身在山村的夜里,扑面而来的是带着被雨水浸湿的山风,清冷而潮润。风吹过树叶,发出沙沙的轻响,似一曲舒缓的小夜曲,轻轻的、柔柔的,肆意流淌在小山村的每一个角落。偶尔会从村子里传来几声零星的犬吠,听起来虽不算亲切但绝不至慌张。
倚栏,我头顶是一面流泻着银光的满月,如水的月光泼洒在树梢上,透过树木枝叶的缝隙,月光斑驳地印在青石板上。枝叶在月光下轻轻摇摆,影子重重叠叠、缠缠绵绵,似跳着旖旎的舞。徜徉在这样的夜里,我想,就算是再浮躁的心,此刻也会变得安宁沉静。
我静静遥望着无边的暗夜,突然,一颗流星划破黑寂的夜空,那一闪而逝的光芒虽然短暂但却足以震撼人心。于是,我的眼睛又一次次穿过山梁,穿过沟沟壑壑,穿过朦胧雾气,我努力寻找着,试图找到那些从天空坠入山间的小星星,它们究竟落在了哪里?那里是否也会有和我这里一样的景致……
披着满身的月光,恍然间,我似乎身处于一幅无法用笔墨描摹的精致画卷里。
返回客房,我枕着树林中此起彼伏的蝉唱虫鸣,枕着河水里高低错落的蛙鼓声和淙淙流动的溪水声,我用一支饱蘸着浓郁夜色的素笔,艰难粗陋地用文字书写着小山村的夏夜韵致,但铺陈在我心中的却是一道清新自然、无以言说的动人风景……
责任编辑:王冉冉 审核:张贺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