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在冀州区106国道上,身穿橙色工作服的养护工正手持绿篱机修剪道路两侧的灌木;不远处,洒水车和清扫车配合作业,所过之处路面焕然一新......这是冀州区交通运输局开展春季公路路域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。
为贯彻落实全省加快交通项目建设暨路域环境整治动员会议精神,冀州区交通运输局抢抓春季养护黄金期,早部署快行动,自3月初启动专项整治行动。
“我们制定了工作方案,重点解决垃圾清理、景观提升和安防完善三大问题。”区交通运输局养护科负责人介绍,针对春季多风干燥特点,他们优化了“机械为主、人工为辅”的作业模式,累计投入清运车辆196台班,实施干湿循环清扫作业。
在339国道整治现场,养护工人正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桥梁护栏。“这些机械清扫不到的死角,我们又组织人员进行‘地毯式’清理。”督导工作人员介绍说。数据显示,行动开展以来已清理积存垃圾370余方,处理卫生死角86处。
绿化提升方面,该局精准施策,创新采用“乔灌花草”立体配置,在补植2.6万株行道树的同时,打造了1080平方米野花组合景观带。“既要确保行车视线通透,又要呈现‘三季有花、四季常绿’的景观效果。”园林工程师指着新栽植的金枝槐介绍。
“叮!”养护员王师傅的手机突然响起警报——智能巡查系统发来提示:前方500米处发现路面坑槽。通过移动终端,他立即调派应急班组前往处置。
这样的智慧养护场景已成为常态。该局运用“互联网+养护”模式,为巡查车辆配备智能检测设备,建立病害处置“绿色通道”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路面修补125平方米,更新安防设施43处,喷涂减速防震线460余平方米。
据统计,此次整治累计投入人工1800余人次,完成绿化带修剪7公里,路树涂白15公里,实施路面灌缝4.7万延米。(杨倩)
责任编辑:杜楠 审核: 张海洋